top of page

網路成癮 六階段處遇模式:

  第一步驟、「覺」-覺察病識感: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了:換言之,使當事人對自己的上網行為有「病識感」,或者覺察自己的行為失當,比如,知道自己已「超時」上網了。亦即當事人對網路經驗到負向的情緒與認知,而產生改善的動機常是網路沉迷改善的重要關鍵(邱聖玲,2003)。

     第二步驟、「知」-認知潛在問題:協助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:網路上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,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。此一階段若能配合運用「網路成癮危險因子量表」加以評估,則可能更清楚與快速的辨識其潛在心理問題(王智弘等,2010;Chan, et al, 2010),而有利於處遇的進行。

    第三步驟、「處」-處理潛在問題:協助當事人去面對現實,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路以逃避問題: 讓當事人深切了解到逃避問題祇是使問題更加惡化而已,並非解決問題之道。

    第四步驟、「行」-發展並執行改變計畫: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改善過度使用網路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加以執行, 此等行動計畫若能提供當事人從事其他替代性正向活動的吸引力,並結合重要他人的協助以塑造有利情境,則 成功率將大增:配合第三步驟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,應協助當事人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, 並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。

    第五步驟、「控」-培養自我監控能力: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:以期 在達成諮商目標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之後,能自我監控以持續維持戰果。

    第六步驟、「追」-後續的觀察與追蹤:由於考慮一般成癮問題的再患率極高,為穩定諮商成效,避免問題復 發,亦可再加上以持續的觀察問題的改善狀況,追蹤諮商的長期效果,並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修正以避免問題的 復發。

HL

© 2018 by JieKai 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w-facebook
  • Twitter Clean
  • w-flickr
bottom of page